常見問題
調到一家光伏企業工作,讓谷風(化名)有點后悔。原本在電力企業做了多年高層的他,兩年前“因為各種復雜原因”調到了一家國有大型光伏企業做高管。但近兩年光伏行業的急轉直下,讓谷風覺得自己選錯了行。“整條光伏產業鏈都非常困難了,有些廠工資都發不出來了,”最近傳來多晶硅行業整合的消息令谷風更加糾結,他告訴《第一財經日報》,“是該整合了,但不知我們結果怎樣。”
有報道稱,工信部日前組織發改委、財政部等部委赴四川、河南等地與多晶硅行業企業座談,了解行業企業目前生產經營狀況。根據目前調研情況,工信部已初步形成穩定國內多晶硅行業發展的基本思路,即推動多晶硅行業整合,鼓勵大企業兼并重組中小企業。
在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太陽能分會副理事長孟憲淦看來,此次工信部的行業整合并非臨時決議,而是之前規劃的延續和執行。工信部在此前發布的《太陽能光伏產業“十二五”發展規劃》中,對該行業提出統籌規劃、合理布局以及扶優扶強等指導思想。
谷風所在企業的業務從上游的多晶硅到下游的光伏組件全部覆蓋,但整條產業鏈上每個環節的生產成本均已在市場售價以上。
谷風給記者算了筆賬:“2008年金融危機以前,多晶硅價格是400多美元/公斤,而現在已經降到20美元/公斤,這在別的行業都是從沒有過的情況。現在成本就要40美元/公斤,還有活路嗎?”
更糟糕的是,除了光伏業務外,該企業輸變電業務尚有微利,但兩者的收入都在下滑,訂單也在迅速減少;現在企業總體已經很難保本。在谷風看來,上述兩大業務所在的行業在明年將更加困難。
工信部稱,“十二五”期間將在多晶硅行業重點支持1~2家5萬噸規模的企業以及2~4家1萬噸規模的企業。
據統計,2011年以來,多晶硅、硅片、組件、電池片已分別下跌了約45%、52%、53%以及42%。大中型光伏廠商集體虧損,二三線企業也已面臨停產潮。與此同時,作為全球電池和組件最大生產和出口國,中國在美上市的光伏企業近來幾乎集體陷入虧損。
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曾明確向本報表示,光伏企業面臨的問題不是市場問題,而是行業問題。“是行業的爆發性增長帶來了爆發性危機。”
“我們那兩年的拔苗助長把自己帶到了非常困難的境地,”谷風說,“有些企業雖然沒到倒閉的境地,但已經很危險。”他告訴記者,按現在國內多晶硅生產的頂尖企業保利協鑫的成本來計算,也要20美元/公斤,但國際上的頂尖水平已經做到了12~14美元/公斤,而且仍然在往下降,“所以如果我們在‘十二五’之內做不到20美元/公斤的成本,就必死無疑。”“這么虧下去早晚撐不住。”谷風說。
而這也是孟憲淦的看法,“現在主管部門的整合,就是要著手控制行業的技術成熟度。”他告訴本報,隨著太陽能電池板對轉換率要求的不斷提高,對多晶硅純度的要求也水漲船高。未來在多晶硅的純度上要達到6個“點”,即:99%的小數點后6個9。而這僅是進入國際市場的基本要求,國外大企業都能達到小數點后七八個9。但目前國內還有相當部分企業做不到5個“點”,就把產品和純度高的多晶硅混合做硅錠,但效果會大打折扣。
例如,今年國內對多晶硅的需求約為15萬噸,預計國內企業可提供9萬噸的產量,尚有6萬噸需要進口。而實際國內的多晶硅產能要遠超9萬噸的水平,但由于相當部分產品純度不足,導致大企業無法使用。
谷風對未來似乎更加悲觀。“一個多晶硅工廠從開建到投產大約需要2~3年,所以未來國內多晶硅的產能會進一步釋放,過剩情況將更加嚴重,”他說,“但是現在的一些工廠卻已經快發不出工資了。”
推薦資訊
- 19-01-22河北鹽酸價格目前行情怎么樣?
- 19-01-22河北鹽酸廠家哪家好?
- 19-01-22多晶硅行業整合呼之欲出